準備祭品
  這一天上午,很多人家裡都已經忙開了,他們有的把紅紙剪成同樣大小的長方形紙塊,除了買的冥錢,這是往先人墳墓上貼的“紙錢”,所以一定剪得“規矩”。
  準備紙錢的同時,其他人也在廚房裡忙活著。他們有的殺雞,有的燒菜……
  其實,此時最忙的還是家裡的婦女,他們不僅要燒菜,還要準備兩個大竹籃,以往這是用來挑祭品到墳墓上的主要工具。現在雖然很多人有了汽車,但這個竹籃還是準備好。
  當然,婦女們還要在準備祭品的時候註意一點,就是要理清楚祭品的數量,譬如有多少墓就要多少張紙錢,不能多也不能少,多了“就對活著的人不好,少了對過世的人不好。”所以,要恰到好處。
  祭品除了紙錢和菜,也要鞭炮、蠟燭、檳榔、恭香以及香煙和酒。
  準備好的祭品齊放在竹籃里後,由婦女挑到墓地上。於是,在這一天,很多村落的路上,到處是挑著竹籃的婦女,她們的背後都不約而同跟著一大群人。
  清理墓地
  在這個鎮上,幾乎所有的先人都安葬在離村裡不遠的地方,而安葬的地方就是村裡固定下來的,所以群眾稱之為“公墳場”。哪怕離村莊不遠,可平常沒事百姓也不會跑到先人的墳墓去,都要等到過清明節這一天才過去看看。因此一年下來,很多墓地上都已經長滿了荒草。
  這一天,很多人到墓地上祭拜的時候,都要扛著一把鋤頭和鉤刀,這主要是用來清理先人墳墓上的雜草和灌木用的。
  於是,這一天下午,在空曠的墳地上,滿坡的灰塵在飛揚,那是人們在自家墓地上清理雜草和灌木。
  把先人的“房子”清理乾凈後,如何發現墳墓有壞的,那必須立即找工具修理好。要不然,“先人住的地方就漏水了。”
  祭拜先人
  墓地清理乾凈之後,就開始貼紙錢。紙錢剪成一塊長方形狀,然後一張一張貼在墳墓前,有石碑的就貼在石碑上。
  貼完紙錢,就要擺放祭品。祭品的擺放是有講究的,那就是好的菜要擺放在前面,像雞、魚一定擺放在主要位置。
  祭品擺完,就要點恭香和蠟燭,點著之後,家人就可以在墳墓前跪拜了。跪拜完畢再放響一掛鞭炮。這裡掛放的鞭炮不能太大,能放響就行。
  而此時如果自家墳墓旁有別人家的墓地,也可以點上一柱恭香到前面去插放,“權當請先人的鄰居過來一起過節。”
  家裡也要祭拜
  祭拜完墓地,人們就可以回家了,不過祭拜還沒有結束。
  回到家裡之後,可以把祭拜擺放在大堂的祭桌上,再點燃蠟燭和恭香,然後敬酒三次,主人再跪拜一次,再鳴放一掛鞭炮。
  這個時候,整個祭拜儀式才算結束。
  祭拜儀式結束之後,父老鄉親就可以開懷痛飲了。人們此時好像已經完成了一件必須做的事情一樣,“對得起先人和良心了”,剩下來就是家裡人一起共用團圓飯了。
  傍晚的鄉村,夕陽照滿了鄉村的小院,鄉親們的酒宴就在夕陽下開始。(記者孫令正)  (原標題:樂東黃流鎮鄉村清明節傳統祭拜習俗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n75tnrlz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